多肉多浆植物繁殖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更新时间:2020-01-26

多肉多浆植物繁殖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我国大部分多肉植物,国内资源相当匮乏,观赏类多肉多浆植物均引自国外。

1 繁殖技术

1.1 扦插繁殖

多肉多浆植物的扦插技术相对容易,国内进行扦插繁殖研究的很多,主要集中在仙人掌、红地毯景天、八宝景天、松塔景天、六棱景天、红毯景天、胭脂红景天、佛甲草、德景天和垂盆草[3,4]、金叶景天[5]等。

1.2 嫁接繁殖

嫁接是仙人掌类繁殖的重要手段,也是保存变异最有效的方法,国内多以嫁接的方式来繁殖和保种[6]。

1.3 种子繁殖

多肉植物种子繁殖研究相对较少,Santiago A,Exequiel E.研究了八荒殿(Agave macroacantha)的繁殖机理, 比较了珠芽繁殖和种子繁殖的效率。Sanchez-Urbina A.等研究了墨西哥特有品种龙舌兰的种子发芽。国内谢兰曼[9]进行了东南景天种子的发芽试验。宋正达研究了浓白笹之雪播种育苗技术及睡布袋播种育苗技术。

1.4 组培扩繁

目前,国内仙人掌科植物组培主要涉及可食用仙人掌米邦塔;百合科芦荟属组培涉及芦荟、木立芦荟、库拉索芦荟等;龙舌兰科仅有李勇进行了狐尾龙舌兰组织培养的报道;景天科仅有关于六棱景天和垂盆草组织培养的报道。

国外组培应用最多的是同时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的芦荟,如Aloe pruinosa 、Aloe vera 、Aloe barbadensismiller等。龙舌兰组培研究品种多为可以制作龙舌兰酒的品种,或是可以药用、食用的品种,也有针对用于园艺景观的龙舌兰品种,如Agave. oscura,A. pigmaea 和A. victoria-reginae 。景天科植物组培均集中在可以应用于药物的红景天(Rhodiola roseaL.)。

2 栽培技术

国内多肉多浆植物的栽培技术研究多集中于景天、十二卷、仙人掌、龙舌兰、百岁兰[38]等,且主要围绕其生活习性和日常养护等方面,缺少对其栽培生理方面的深入研究。国外的研究更多注重生理及栽培技术应用方面,如Nobel, PS 等[39]研究了温度对狐尾龙舌兰叶片CO2 交换能力、细胞生活力的影响,阐明了狐尾龙舌兰在墨西哥哈利斯科生长最好的原因,即该种较其他种类更耐低温,能适应当地低温的气候,且能较多地贮藏养分。Bergsten[40]研究了龙舌兰(Agave weberi)对水分的要求,发现在较好的灌溉条件下,其生长量最大,干旱状态生长量最小,说明多肉多浆植物并不是不能适应较原生境更好的环境条件。Saks Y 研究发现,库拉索芦荟(Aloe vera)可以从原产地以色列沙漠移栽到冬季低温的格兰高地,且芦荟胶含量和质量均与原产地相近,并且在排水缓慢的土壤中生长的芦荟叶片产量较高,因此该种可以种植于亚热带及沙质土壤以外的地区。

多肉多浆植物大多生活在沙漠地区,但纯沙并不利于其生长,因此国内外均进行了栽培基质的筛选研究,这些研究多集中在仙人掌类[42-45]、景天[46]等植物。

3 园林应用研究

目前,多肉多浆植物的园林应用才刚刚起步,国内只有福建厦门[47]对龙舌兰科植物以及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对景天科风车草属多肉胧月(Graptopetalumparaguayense)进行了园林应用试验。

几年前,多肉多浆植物只是作为爱好者收藏的鉴赏类品种,我国市场上并不常见。随着网购平台的发展,作为一个本处于边缘化的观赏植物,成为了众多人关注的网购宠儿,现销售量较大品种主要集中在景天科和仙人掌科植物。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资源稀缺

目前观赏类多肉多浆植物基本均引自国外,相关种、品种分类并不很清楚,可应用于观赏的多肉多浆植物有10000 多种,国内商品化销售的只有200 多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多肉多浆植物的市场发展。且我国具有严格的植物进口政策和检验检疫制度,限制了该类植物的进口,导致国外很多观赏品种在国内并没有商品化的产品。

4.2 科研储备不足

由于多肉多浆植物大部分品种都是从国外引入,尚属于小众观赏类品种,因此国内研究人员涉及此类物种的研究并不多。且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型多肉多浆植物的栽培及应用方面,涉及观赏型多肉多浆植物的相关研究较少。

4.3 栽培技术研究不足

现有的栽培技术措施大多是模拟该植物原产地的生态环境,有研究表明,多肉多浆类植物虽然生活在环境比较恶劣的沙漠地区,由于生境胁迫较大,已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但在相对良好的条件和温度条件下可能更有利于其生长。因此,仅仅参照多肉多浆植物原生境的生长环境来设置其栽培条件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

目前我国相关的栽培技术研究多围绕栽培基质筛选和无土栽培等方面,内容比较单一局限,还需要研究适应于各种不同多肉植物的温度条件、空气湿度条件、基质含水量及灌溉方法、光照强度及变化周期、光照对开花的影响、病虫防治等。现有的栽培技术尚不能够支撑以技术标准化为要求的工厂化生产。

4.4 繁殖技术研究不足

我国多肉多浆植物的繁殖技术尚处于低层次阶段,使用最多的是扦插繁殖,组培繁殖研究刚刚起步,组培对象也集中在可食用、药用、化妆品用的芦荟等植物上,缺少观赏类多肉多浆植物的组培繁殖研究,无法为规模化生产提供稳定一致的种苗。

4.5 运输加工与保鲜贮运技术缺乏

多肉多浆植物多为脱盆去土运输,到客户手中再进行上盆栽培,这种形式存在很大缺陷,容易产生很多矛盾。开展多肉多浆植物运输及保鲜技术的研究,形成运输加工保鲜技术操作规程,降低多肉多浆植物在各个流通环节的损伤,以及提高客户自栽管理技术等,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类热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