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鸡儿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更新时间:2020-01-26

锦鸡儿繁殖病虫防治栽培技术

1 植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托叶三角形,硬化成针刺,长5~7 mm;叶轴脱落或硬化成针刺,针刺长7~25 mm;小叶2对,羽状,有时假掌状,上部1对常较下部的大,厚革质或硬纸质,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1~3.5 cm,宽5~15 cm,先端圆形或微缺,具刺尖或无刺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

花单生,花梗长约1 cm,中部有关节;花萼钟状,长12~14 mm,宽6~9 mm,基部偏斜;花冠黄色,常带红色,长2.8~3 cm,旗瓣狭倒卵形,具短瓣柄,翼瓣稍长于旗瓣,瓣柄与瓣片近等长,耳短小,龙骨瓣宽钝;子房无毛。荚果圆筒状,长3~3.5 cm,宽约5 mm。花期4-5月,果期7月。

根系发达,具根瘤,抗旱耐瘠,能在山石缝隙处生长,忌湿涝,萌芽力、萌蘖力均强,能自然播种繁殖。在深厚、沃、湿润的砂质壤土中生长更佳。灌木高1~2 m,树皮深褐色;小枝有棱,无毛。

1.2 生长习性

锦鸡儿性喜光,也较耐阴,耐寒性强,在-50℃的低温环境下可安全越冬,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轻度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忌积水,长期积水易造成苗木死亡。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锦鸡儿盆景如何制作
本类热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